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壹週刊影評】/ 《愛在波蘭戰火時》─ 誰在寫歷史

撰文:王志成

從18世紀後期開始,夾在俄羅斯和德國中間的波蘭,就一直被強權進進出出、割來割去,不拿波蘭的主權當一回事。根據資料顯示,在2次世界大戰中,波蘭大約死亡600萬人,但是這並不影響波蘭人的主體意識,他們不但在1980年代擺脫蘇聯的控制,而且以一種獨特的幽默感,書寫他們自己的歷史:從奇士勞斯基的《攝影狂》(電影工作者應該呈現真相)、波蘭斯基的《鋼琴師》(藝術終將超越政治和戰亂)、到華依達的《愛在波蘭戰火時》(歷史不容造假、真相一定會浮現),集體的史觀和主體意識,讓人無比感動。
《愛在波蘭戰火時》一開始就充滿矛盾、荒謬和衝突,逃亡人潮卡在一座橋上,往東走是蘇聯佔領區、往西走則是德國人的天下,都是被異國佔領,逃到哪裡又有何不同?波蘭人沒有很悲憤,他們甚至為了探望被俘的親人,從這個佔領區申請去那個佔領區。整部電影的主旨落在後半段,戰爭後期,德國納粹強逼一個將軍夫人,要指認蘇聯屠殺手無寸鐵的波蘭軍官,戰後,占領波蘭的蘇聯卻強力宣傳,是德國納粹殺波蘭戰俘。這些強權最大的惡行,不是殺過人、而是殺完後還捏造證據栽贓給別人,想要逃避歷史的罪名,但是這些看似柔軟不反抗的波蘭人,卻有著堅毅不拔的民族性,他們把真相和證據收藏著,半個世紀後,才在電影裡以一種令人辛酸的幽默,控訴這種歷史罪行。
從本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理解,對於歐洲文化而言,「轉型正義」的意義何在,《竊聽風暴》也罷、《愛在波蘭戰火時》也好,他們一定要還原歷史的真相,才能得到內心真正的平和,這是每一個有主體意識的人都應該慎重思考、並學習的重要價值。





◎ 王志成 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碩士。曾任《首映》(Premiere)雜誌台灣版總編輯,現為自由編導、影評人
(壹週刊第376期 2008/08/0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