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 - 前言

前言

沈漢娜(Hanna Shen) 波蘭駐台記者
在2006年卡普欽斯基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他的作品是寫給「全球各地仍保有赤子之心並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們」,同年,我在台北書展為卡普欽斯基規畫作品展示時,曾向卡普欽斯基提及在台灣出版他的書籍的可能性,作者本人也因為這項提議而備感興奮,他非常想要造訪台灣,當被問到他「全都是有關好奇心」的言論時,卡普欽斯基說他一直在尋找充滿好奇心的讀者,而他自己對台灣也感到好奇。 卡普欽斯基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一書中寫道:「我們必須加以認識,因為這些異於吾鄉吾土的世界和文化,都可以是我們的借鏡,我們可以藉此更瞭解自己。唯有與他方世界相遇,有所比較,我們才有辦法定義自己的身分認同。」 在台灣,自我認同的觀念仍然相當薄弱,民眾需要學習領略身為台灣人所要承受背負的——無論是悲傷或欣喜,以此看來,這段文字在今日看來還是十分受用。 在波蘭仍處於共產時代之時,卡普欽斯基即已展開記者的職業身涯,五○年代的波蘭處於一個被鐵幕隔絕於世界其他地方的角落裡,他卻積極思索跨越國界藩籬的限制,似乎是一種「奇特且超乎常人想像的舉動」。 文化鎔爐和多元融合並不見容於波蘭共產黨政權企圖建立的單一性社會,其目標即如同喬治.歐威爾在《1984一書中所言,在於建立一個充滿武士和狂熱信徒的國家,並朝著完美統一的境界邁進,使所有人皆抱持同樣的思想並呼喊同樣的口號。但在1955年時,波蘭報社派遣卡普欽斯基前往印度,報導當地所發生的事物,之後又外派至中國、埃及、蘇丹、阿爾及利亞和伊朗等地,當卡普欽斯基第一次跨越鐵幕時,他和希羅多德有同樣的發現:「外面還有許多世界,而且每一個世界都有全然不同的特色。」 他持續他的旅行去尋找差異,同時教導我們唯有容許多元存在,才能談到統一。他認為我們的主體意識多半係藉由與其他人的接觸得到確認,並且他相信唯有具備主體意識,才不會感到受其他人威脅,因此,我們應該將多元化當成一種資產,而不是威脅或問題。 出生於波蘭的社會人類學家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曾經說過:「去評判一件事,必須身處其中,卡普欽斯基願意長途跋涉,採訪當事人不只描述事件,更接觸異地之人,去瞭解他們,並藉由對於他們的瞭解而更加認識自己,卡普欽斯基致力於描述不同文化,同時讓我們從中更加認清自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