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波蘭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對波蘭的國家身世因此有了一些輪廓,同時也有助於我理解正在編的一本書,由波蘭的作家,卡普辛斯基(Ryszard Kapuściński)撰寫的《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這本書是作者年輕時,初次到鐵幕以外的地區行旅的聞見所思。藉由他嬰兒般的淳樸眼光,把初次看見的非西方世界,介紹給讀者。這個穿越鐵幕的邊界之旅,唯一的同伴,就只是一本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那是他當上記者後,主管所送給他的見面禮。在希羅多德的精神啟發下,他渴望看見更寬廣的世界,也幫助了他在看似平凡無奇處發掘故事的能力,對他一生影響至鉅。卡普辛斯基不幸於2007年辭世,他生前極希望造訪台灣,未能如願,台灣的讀者也因此錯過親炙名家的機會,殊為可惜。
看完了《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後才理解,為什麼歷史感會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這本書中如此強烈,像是你靈魂的火燄,不時閃現。如果不曾經歷自己的國家遭鄰近強國的割據,國境破碎,歷史斷裂,對作者所描述的歷史理解將欠缺了親切的體會:
1940年代中期,塞威林.漢梅爾(Seweryn Hammer)教授翻譯了《歷史》,把譯稿存放在塞特爾尼克出版社(Czytelnik)。事情的細節我已無法查明,但可以確知在1951年秋,出版社人員把漢梅爾的譯稿送到排字工人處。若無什麼障礙,此書在1952年應已問世。事實並不如此,印刷作業突然喊停了。誰下的命令?實情已不可能確知。一直到三年後,即1954年底,此書總算付印,並於1955年送達各書店。《歷史》出版過程的延宕,頗引人揣測。那段時間正好是史達林死亡的前後幾年。當時人們很怕新的恐怖浪潮來襲,寧可低調,不冒風險,靜候事件塵埃落定。當時氣氛十分緊繃,出版檢查單位的戒心也倍增。可是,希羅多德,一部寫於二千五百年前的書有什麼好防備?的確該防備,因為那段時期,我們所思、所見、所讀,完全受到擺脫不了的暗示和影射所左右。每個詞都可聯想到另一個詞;每個詞都有雙重意義、夾層、弦外之音;每個詞都是密碼、背後另有意義巧妙暗藏其中。再也沒有什麼是清楚直白、可按字面意義理解、毫不曖昧的了──每個手勢、每個詞語背後,莫不有個暗示性的手勢隱約浮現,莫不有隻意味深長的眼睛向你眨眼示意。 ﹝黃建功/譯﹞
[人的履歷只有一種版本,不能更改]。這是電影的基調。歷史到底應如何呈現?或歷史應如何被書寫和傳落?簡言之,歷史的真實是什麼!長期在列強佔領統治下茍延殘喘的波蘭人,對自身歷史的追溯重建,是心靈底層最強烈的渴望。如果,看待歷史還需要密碼,瞭解暗藏的玄機,這樣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歷史?看完《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你才會明白這位八十高齡的波蘭導演,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 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的苦心孤詣。他特別減抑了民族激情,冷靜低調來重建遭扭曲和造假的一頁歷史,還原完整的波蘭心靈。時間點設在二戰時期,描述1939年,二戰期間,德國、蘇聯聯手瓜分波蘭,蘇聯佯裝對波蘭軍隊示好,以爭取他們的投效…。波蘭人民在大戰亂時代,向東走是蘇聯,向西逃是納粹德國,左支右絀,草木皆兵,徬徨無告的窘境,表露無遺。國家機器至此完全崩解,主體性蕩然,只剩散佚的日記、名牌、照片等零星資料,靜待遙遠來日重建的依據。
就像卡普辛斯基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所說,「我們所思、所見、所讀,完全受到擺脫不了的暗示和影射所左右。……再也沒有什麼是清楚直白。」因為被訴說的真相,並不存在。我們讀著不是我們的真實歷史,這樣的難堪,台灣人應該最能深刻體會。台灣史是一頁不停遭移入的殖民史,在世界的地圖上,也難逃遭鄰近大陸或其他強權插旗染指的宿命。但是,歷史,不應只是勝者所敘述和記錄的歷史,只是由誰來定調,可能也要等到遙遠的來日,才能重建完整的台灣心靈。看著影片訴說俄軍如何把波蘭軍俘押解到卡廷森林,以德軍槍枝全數槍決,天也無言。死亡如此輕易,像雪花覆落,無聲無息,弱者的無告。「我對死亡感到的唯一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這是馬奎斯在《愛在瘟疫蔓延時》中的一段喟語,在觀影後驀然浮現。連結生者與亡者,只剩下愛,也只有愛才能穿越歷史的迷霧森林,讓亡者安息。
《愛在波蘭戰火時》已於8月15日在台上映,喜愛電影,喜歡探索,對世界抱持熱情和開放胸懷的讀者,不應該錯過這部電影,它不只有助我們認識波蘭這個國家,也讓我們思索台灣的歷史命運。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人性糾繆與殘酷的歷史交錯,譜寫出這部撼動人心的時代交響詩。《愛在波蘭戰火時》,愛,是唯一的見證,也是最終的救贖。
看完了《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後才理解,為什麼歷史感會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這本書中如此強烈,像是你靈魂的火燄,不時閃現。如果不曾經歷自己的國家遭鄰近強國的割據,國境破碎,歷史斷裂,對作者所描述的歷史理解將欠缺了親切的體會:
1940年代中期,塞威林.漢梅爾(Seweryn Hammer)教授翻譯了《歷史》,把譯稿存放在塞特爾尼克出版社(Czytelnik)。事情的細節我已無法查明,但可以確知在1951年秋,出版社人員把漢梅爾的譯稿送到排字工人處。若無什麼障礙,此書在1952年應已問世。事實並不如此,印刷作業突然喊停了。誰下的命令?實情已不可能確知。一直到三年後,即1954年底,此書總算付印,並於1955年送達各書店。《歷史》出版過程的延宕,頗引人揣測。那段時間正好是史達林死亡的前後幾年。當時人們很怕新的恐怖浪潮來襲,寧可低調,不冒風險,靜候事件塵埃落定。當時氣氛十分緊繃,出版檢查單位的戒心也倍增。可是,希羅多德,一部寫於二千五百年前的書有什麼好防備?的確該防備,因為那段時期,我們所思、所見、所讀,完全受到擺脫不了的暗示和影射所左右。每個詞都可聯想到另一個詞;每個詞都有雙重意義、夾層、弦外之音;每個詞都是密碼、背後另有意義巧妙暗藏其中。再也沒有什麼是清楚直白、可按字面意義理解、毫不曖昧的了──每個手勢、每個詞語背後,莫不有個暗示性的手勢隱約浮現,莫不有隻意味深長的眼睛向你眨眼示意。 ﹝黃建功/譯﹞
[人的履歷只有一種版本,不能更改]。這是電影的基調。歷史到底應如何呈現?或歷史應如何被書寫和傳落?簡言之,歷史的真實是什麼!長期在列強佔領統治下茍延殘喘的波蘭人,對自身歷史的追溯重建,是心靈底層最強烈的渴望。如果,看待歷史還需要密碼,瞭解暗藏的玄機,這樣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歷史?看完《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你才會明白這位八十高齡的波蘭導演,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 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的苦心孤詣。他特別減抑了民族激情,冷靜低調來重建遭扭曲和造假的一頁歷史,還原完整的波蘭心靈。時間點設在二戰時期,描述1939年,二戰期間,德國、蘇聯聯手瓜分波蘭,蘇聯佯裝對波蘭軍隊示好,以爭取他們的投效…。波蘭人民在大戰亂時代,向東走是蘇聯,向西逃是納粹德國,左支右絀,草木皆兵,徬徨無告的窘境,表露無遺。國家機器至此完全崩解,主體性蕩然,只剩散佚的日記、名牌、照片等零星資料,靜待遙遠來日重建的依據。
就像卡普辛斯基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所說,「我們所思、所見、所讀,完全受到擺脫不了的暗示和影射所左右。……再也沒有什麼是清楚直白。」因為被訴說的真相,並不存在。我們讀著不是我們的真實歷史,這樣的難堪,台灣人應該最能深刻體會。台灣史是一頁不停遭移入的殖民史,在世界的地圖上,也難逃遭鄰近大陸或其他強權插旗染指的宿命。但是,歷史,不應只是勝者所敘述和記錄的歷史,只是由誰來定調,可能也要等到遙遠的來日,才能重建完整的台灣心靈。看著影片訴說俄軍如何把波蘭軍俘押解到卡廷森林,以德軍槍枝全數槍決,天也無言。死亡如此輕易,像雪花覆落,無聲無息,弱者的無告。「我對死亡感到的唯一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這是馬奎斯在《愛在瘟疫蔓延時》中的一段喟語,在觀影後驀然浮現。連結生者與亡者,只剩下愛,也只有愛才能穿越歷史的迷霧森林,讓亡者安息。
《愛在波蘭戰火時》已於8月15日在台上映,喜愛電影,喜歡探索,對世界抱持熱情和開放胸懷的讀者,不應該錯過這部電影,它不只有助我們認識波蘭這個國家,也讓我們思索台灣的歷史命運。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人性糾繆與殘酷的歷史交錯,譜寫出這部撼動人心的時代交響詩。《愛在波蘭戰火時》,愛,是唯一的見證,也是最終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