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歐盟單一的聲音?

俄羅斯於八月入侵喬治亞之後,歐盟便不斷強力要求莫斯科所有軍隊撤退,並恢復至戰爭前的狀態,但是,當地的俄羅斯軍隊不僅不願意從南奧塞提亞與阿布卡西亞等省份撤離,同時還持續掌控喬治亞的部份領土。 十一月中,波蘭總統雷克.卡辛斯基(Lech Kaczynski)與喬治亞總統艾殊維.薩卡施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在聯合巡視喬治亞邊境與南奧塞提亞地區時,雙雙遭到攻擊,喬治亞總統立即出面譴責蘇聯的槍擊行為,卡辛斯基總統也表示,該槍擊行動顯示喬治亞的停火協議並未發揮效用。 波蘭總統在致送歐盟委員會主席巴洛索的公開信函中表示:「喬治亞事件考驗我們能否避免(俄羅斯)帝國主義的復甦,而歷史教訓則告訴我們,對於類似的暴力事件絕對不可輕言退讓。」 然而,歐盟真的可以置身於俄羅斯帝國主義重生的影響之外嗎? 歐盟意見逐漸紛呈當法國總統尼古拉斯.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在西方盟國的協助下,順利破除社會階層,並批評美國在歐洲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之際,其行為亦已清楚顯示,在國際場合中,歐盟無法僅以單一的聲音發言。 在過去的冷戰時代,克里姆林宮始終受共產主義的禁錮,直到二零零零年,莫斯科因油品與天然氣價格暴漲,而每年賺進一點三兆的額外營收之後,資本主義才開始再度抬頭。莫斯科的影響力因此大增,從此俄羅斯不僅與意大利、荷蘭、奧地利及法國建立緊密關係,還躍升為德國的主要能源供應國。德國前任總理格哈特.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甚至還主導俄羅斯與德國簽訂天然氣管線合作協定。 「在我漫遊帝制領土的路線裏,在許多其他事物當中,吸引我注意的是,即使在被遺棄和破敗不堪的小鎮裏,即使在幾乎空無一物的書店裏,都還是會賣這國家的大地圖,地圖上世界的其他部份幾乎都成了背景,排在邊緣,置於陰暗處。對俄國人而言,這個地圖是一種視覺上的補償,一種特別的情感昇華物,也是一種公開驕傲的東西。」 這些文句是出自波蘭知名報導記者瑞斯札德.卡普欽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之手。他在前蘇聯領土旅行好幾個月之後,終於發表了名為《帝國》的著作,台灣書店也已在最近推出了中文版本。 莫斯科今日的發展,對於歷經半世紀的冷戰時代而言,猶如做夢一般。它不僅地圖面積之大,還能夠對西方世界產生具體的影響,而且目前俄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逐步衝擊歐洲國家。 歐洲臣服於俄羅斯的原因,不在於軍隊攻擊,而是歐洲國家對於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及所謂「油元」的渴求。目前,意大利、德國與法國為了國家利益,都已開始向俄羅斯表現出友好態度.
Epoch Weekly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波蘭總統會見達賴喇嘛

波蘭新聞社報導,該國總統卡臣斯基(Lech Kaczynski)11日在華沙會見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雙方在會談後尚未發表正式談話,不過總統府新聞處11日稍早曾宣布,會後將發表談話。  達賴喇嘛6日也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在波蘭北部城市格丹斯克(Gdansk)會面,此舉引發中國不滿。北京當局表示,兩人會面嚴重傷害了中國與法國和歐洲的關係。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真正的聖誕老公公─聖尼各老

真正的聖誕老公公是誰呢?他真的有長長的白鬍子、圓滾滾的肚子嗎?他每年從北極送禮物給小朋友嗎?本書透過活潑的圖畫,讓孩子認識真正的聖誕老公公!

作者:Renata Bocian
譯者:沈漢娜Hanna Shen◎翻譯
出版社:上智文化事業
定價: NT 50 元
類別:兒童故事
文體:繁體中文
書號:Z0022
書籍重量:95 公克
備註:注音,附彩圖,16頁,A4尺寸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The right time to celebrate

We all saw the reaction of certain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MT) lawmakers to former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陳水扁) being handcuffed: They wanted to celebrate with firecrackers.It so happens that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nd politicians have opponents with whom they must debate. It so happens that presidents do not gain the support of everyone in the country. Political opponents do not have to love each other — but they can show respect.Most importantly, lawmakers produce and guard laws, and they should never forget the principle of ei incumbit probatio qui dicit, non qui negat — the burden of proof rests on he who asserts, not on he who denies.The reaction of KMT lawmakers, mocking the former president, and their statements celebrating his arrest are shameless and should be condemned by the Harvard-educated president, the leaders of the party and the media. It is yet another below-standard performance made in Taiwan.The time to celebrate will come when the KMT and President Ma Ying-jeou (馬英九) deliver all the promises they made during the election campaign. Then we, the people, will let off firecrackers instead of venting disappointment.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波蘭的獨立紀念日

11月11日是波蘭的獨立紀念日,藉以緬懷波蘭於1918年宣布獨立建國,脫離長達123年分別由奧匈帝國、普魯士與俄國(Austro-Hungary, Prussia and Russia)分裂統治的歷程.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二十位國際學者與友人聯署發表聲明,憂心台灣司法不公

二十位國際學者與關心台灣的國際友人於今日發表聯署聲明,就近日一連串台灣政府不符合司法程序,收押與起訴民進黨政府官員的舉動,表示高度關心與憂心。這份共同聲明也於今日寄送司法院院長賴英照與法務部部長王清峰。
這是國民黨政府一系列大動作收押民進黨政府官員以來,國際學者首度發表公開聲明,呼籲台灣司法維持中立,勿受政治影響,以確保台灣民主與人權。
November 4, 2008
JOINT STATEMENT US, European and Australian scholars and writers express concern about prosecutions in TaiwanThe undersigned, scholars and writers from the US, Europe and Australia wish to express their deep concern about the recent series of detentions in Taiwan of present and former DPP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date there have been at least seven such cases (See list below).
以下聯署的國際學者對於近日台灣政府一連串拘留卸任與現任民進黨政府官員的行動,深表憂慮。直至今日,據我們瞭解共有七件類似案件。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have been cases of corruption in Taiwan, but these have occurred in both political camps. The political neutrality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a democracy. It is also essential that any accused are considered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in the court of law.很明顯的,貪污這個問題在台灣依然存在,但是這樣的案例在兩大政黨裡均曾發生。司法系統維持政治中立是民主的基本要素。堅持任何被指控者在裁定有罪前均是無罪的法律理念也是必要的。
We also believe that the procedures followed by the prosecutor's offices are severely flawed: while one or two of the accused have been formally charged, the majority is being held incommunicado without being charged. This is a severe contravention of the writ of habeas corpus and a basic violation of due process, justice and the rule of law. 我們認為檢察官所採取的法律程序有著嚴重的缺失:雖然當一、兩位被指控者已被正式起訴時,大多數被指控者卻在未被正式起訴情況之下就遭到收押禁見。這嚴重違反了人身保護令以及正當法律程序、公義與法治。
In the meantime, the prosecutor's offices evidently leak detrimental information to the press. This kind of "trial by press" is a violation of the basic standards of judicial procedures. It also gives the distinct impression that the Kuomintang authorities are using the judicial system to get even with members of the former DPP government. In addition, the people who are being held incommunicado are of course unable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the misreporting and the leaks in the news media.在此同時,檢察官辦公室很明顯地將相關不利消息透露給媒體。這種「透過媒體辦案」的方式違反司法程序的基本標準;也讓外界認為國民黨政府利用司法系統來報復已下台的民進黨政府。此外,被收押禁見的人,在與外界斷絕聯繫的情況下,無法澄清外界不實報導與媒體洩密。
We do firmly believe that any alleged wrongdoings must be dealt with in a fair and open manner in an impartial court. Justice through the rule of law is essential to Taiwan's efforts to consolidate democracy and protect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我們深信任何宣稱的犯罪行為應該以公正與公開的方式,在中立的法庭裡審判。透過法治落實司法,才能強化台灣民主與保障基本人權。
We do not want to see Taiwan's hard-earned democracy jeopardized in this manner. Taiwan can justifiably be proud of it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It would be sad for Taiwan and detrimental to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if the progress which was made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would be erased. Taiwan needs to move forward, not backwards to the unfair and unjust procedures as practiced during the dark days of Martial Law (1947-87).我們不願見到台灣辛苦得來的民主陷入如此困境。台灣因為在八零年代後期與九零年早期成功轉型為民主國家,而引以為傲。如果過去二十年來的民主進展從此抺煞,這不僅將令人難過,台灣的國際形象也將受到嚴害傷害。台灣必須向前邁進,而不應是開倒車回到過去戒嚴黑暗時代的不公與不義。

Signed:
簽署人:
Nat Bellocchi, former Chairman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Julian Baum, former Taiwan Bureau Chief,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Coen Blaauw, 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Washington DCDavid Prager Branner, Director at Large (East Asia),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Gordon G. Chang, author,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June Teufel Dreyer,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Miami, FloridaEdward Friedman,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Bruce Jacobs, Professor of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Monash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Richard C. Kagan, Professor Emeritus of History, Hamline University, St. Paul MinnesotaJerome F. Kea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Ret.). Author, "Island in the Stream, a quick case study of Taiwan's complex history" and other works on TaiwanDaniel Lynch,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Victor H. Mair,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Donald Rodger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ustin College, TexasTerence Russell,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ManitobaScott Simon,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OttawaJohn J. Tkacik Jr., Senior Research Fellow,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Gerrit van der Wees, Editor Taiwan Communiqué, Washington DC
Vincent Wei-cheng Wang,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Richmond, VirginiaArthur Waldron, Lauder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tephen Yates, President of DC Asia Advisory and former Deputy Assistant to the Vice Preside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

Specific cases of concern:

-- The arrest and detention on October 15th of former Interior minister Yu Cheng-hsien;-- The arrest and detention on October 27th of former Hsinchu Science Park Director and Deputy Minis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r. James Lee;-- The arrest and detention on October 29th of DPP Chiayi County Commissioner Chen Ming-wen;-- The indictment on October 30th of DPP Tainan City Councilor Wang Ting-yu;-- The arrest and detention on October 31st of former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 secretary-general and Deputy Prime Minister Chiou I-jen;-- The questioning of former Foreign Minister Dr. Mark Chen on November 3rd and insinuations in the press that he might be charged and arrested.-- The arrest and detention on November 4th of DPP Yunlin County Magistrate Ms. Su Chih-fen.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抗議!!!

台灣警方在江陳會談期間的維安工作,侵犯正常公民權利的行使

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在11月3日抵達台灣,預計和台灣海基會會長江丙坤簽署包括海運、空運、郵政、食品安全等事務性協議,並和馬英九總統進行會面,正式邁向大三通的時代。
由於中國政府長期打壓台灣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不願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也不放棄武力犯台,包括台灣主要反對黨—民進黨在內的許多台灣民眾,憂心國民黨政府在無法在協商過程之中堅守台灣主權,並且質疑這次會談的透明度,他們預備在陳雲林的台灣行程之中,沿途抗議,表達「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等訴求。抗議民眾也包括不滿中國鎮壓圖博的圖博人士,他們提出「Free Tibet」的口號。
國民黨政府為了這次的會談,部屬了七千名的警察與特勤人員,在每一個會談的場合,以優勢警力圍起了封鎖線,試圖阻止民眾的抗議。然而,警方在這幾天所執行的維安工作,卻有執法過當的嫌疑,嚴重侵犯人身自由與妨礙公民權利的行使。以下舉例部份侵權事件:
1、在抗議場合,警方強制沒收、損毀台灣民眾手持的旗幟、空飄氣球等私人物品。
2、台中市議員陳淑華等四人,11月2日晚間入住陳雲林下榻的圓山飯店。11月3日上午,陳雲林車隊抵達圓山飯店之前,這四名議員在自己的房間陽台,掛起大型抗議布條。在一分鐘之內,未經陳淑華等人的同意,特勤人員隨即闖入陽台,進入陳淑華等人的房間,強行拆除布條,並壓制陳淑華等人的行動。
3、三名部落客沿著中山北路向南行經台泥大樓(陳雲林拜會辜嚴倬雲地點),因為批戴台灣國旗與圖博雪山獅子旗,被警方強行帶離,並造成一名部落客手指脫臼。警方甚至要求先留下資料,才願意送其至醫院。
4、影像工作者陳育青因為前往圓山飯店附近探訪友人,途中使用小型手持攝影機拍攝圓山飯店的現場封鎖情形,隨即被警方強制押進警察,帶至警局訊問。
5、台北市議員洪建益下午進入國賓飯店(陳雲林晚宴地點),於晚間獨自一人從飯店大門離開,並無任何呼喊口號的舉止,也沒有攜帶任何不當物品,只因為露出外套底下「勿通匪類」的t-shirt,隨即在飯店門口被多名警員強行托行數十公尺離開現場。
6、11月4日晚間,當陳雲林和國民黨要員於國賓飯店飯店進行晚宴時,附近的一家唱片行播放台灣歌謠,警方認為該歌謠鼓吹煽動現場抗議民眾,北投分局長李漢卿帶領數名制服及便衣員警,強行進入該唱片行,要求店家關閉音樂,隨後並強制拉下店家的鐵門。
7、台灣記者協會發出於11月3日發出聲明,2日中央社攝影記者鄭傑文於圓山飯店採訪遭到維安人員推拉約十公尺,3日又因採訪動線規劃不妥,造成媒體與官員的口角衝突。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表示,這些行為嚴重侵害採訪自由。同時,此次相關單位嚴格管制媒體採訪,多名來自香港的記者表示無法取得採訪證,採訪權利受到限制。
抗議事件目前持續發生中,類似侵權行為也沒有減緩的跡象,這些行為均傷害了言論與人身自由,甚至違反我國刑事與民事法條,且牴觸憲法對於人民正常權利的保障。我們會持續關注這些事件,並對台灣的警政單位表達嚴正的抗議。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緬懷華勒沙──寫於中國異議人士入圍諾貝爾和平獎之際

二十五年前,華勒沙所獲的諾貝爾和平獎表彰了上百萬人民組成的團結工聯共同反對共產主義,促使波蘭自由化運動展現新局面。今日,中國異議人士入圍諾貝爾和平獎,意義何其相似……
中國異議人士胡佳和高智晟入圍本年度諾貝爾獎候選人一事,令我回想起二十五年前列赫.華勒沙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所傳遞給大家的訊息,真可謂歷久而彌新。 促成波蘭自由化新局面 當年所有波蘭民眾都知道,華勒沙所獲獎項是獻給獨立自治工會「團結工聯」(Solidarność),表揚在工廠以及辦公室工作的上百萬名人民,因為這些人組成了工會,共同反對共產主義。團結工聯帶給波蘭復興,使波蘭的自由化運動展現新的局面。團結工聯的推動力量,除了經濟因素之外,愛國心和宗教信仰也都占了重要成分。 團結工聯是從在格但斯克造船廠(Gdansk)早期,當正在罷工的工人向仁慈的教堂神父跪下懺悔開始,而變成一場革命。 華勒沙本人在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日當天,並未前往挪威首都奧斯陸受獎,據傳是因為他害怕自己一旦出境後,將無法再次入境波蘭,因此由其夫人妲努塔.華勒沙至挪威領獎。 推動道德改革 擺脫奴役 在典禮上,華勒沙夫人朗讀了華勒沙代表團結工聯要傳遞給大家的訊息: 「第一次有波蘭籍人士獲得諾貝爾博士為使世界各國關係更緊密所設立的獎項,而此即我所代表的同志們最誠摯熱切的希望——無論現在這個世界是否正因各種衝突所引發的暴力、殘酷以及野蠻行為而逐漸分裂。我們渴望和平——因此我們從不訴諸暴力;我們渴求正義——因此我們堅持爭取我們的權利;我們追求信念的自由——因此我們從未試圖使人們的良知受到奴役,而且也絕不允許此情況發生。」華勒沙的這些話至今仍有影響力。 波蘭團結工聯與獨裁專制對抗,並且公然反對「公共生活的每個層面皆需有人監督控制」的蘇維埃原則。團結工聯提倡個人與社會自由,旨在推動道德改革:消除共產主義下相互懷疑、自貶身段、模稜兩可的欺人之談,以特權圖利,以及貪腐的生活。 現今胡佳、高智晟和法輪功的參與者也曾歷經此磨難,且至今仍繼續努力捍衛人民的集會權利、保護個人尊嚴、提倡言論自由與宗教自由。◇ The New Epoch Weekly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ARATS’ shady connections

President Ma Ying-jeou (馬英九) is ready to talk about corruption and violence with the opposition party. The latest events show that this is not such a bad idea, with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Tainan City Councilor Wang Ting-yu (王定宇) the victim of an assault by pro-China gangsters.Huang Ju-yi (黃如意), a suspected gangster, threatened Wang and admitted that Zhang Mingqing (張銘清), vice chairman of China’s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RATS), was his friend.In a few days Taiwanese leaders will meet ARATS Chairman Chen Yunlin (陳雲林). Huang’s statement shows that Chen’s subordinate, Zhang, has close relations to gangsters.So maybe it is not such a bad idea to talk about corruption and violence. Before Ma shakes hands with Chen, he should tell Taiwanese how concerned he is abou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gangsters and Chinese politicians and the violence and threats by pro-Chinese gangsters against a Taiwanese politician.Before Ma strikes any deal with Chinese officials, he should let them know how ardent a fighter against corruption and violence he is and that he can’t be on the side of those who may be gangsters’ friends.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It’s time to go home

As the saying goes: “Democracy is the art of disciplining oneself so that one need not be disciplined by others.”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RATS) Vice Chairman Zhang Mingqing’s (張銘清) statement that there will be no war if Taiwan doesn’t proclaim independence is a good illustration that Chinese officials need a long time to learn the art.
China is still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controlling people with fear. There is no freedom of speech or religion where Zhang comes from. Human rights abuse and corruption are widespread.
And Zhang feels entitled to discipline and chastise Taiwanese, forgetting that on this free island 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decide whether they want to be independent or not. They have a choice that Zhang’s fellow countrymen are not given.
We all know China is a nation of great ambition, but to really get a “place in the sun,” it has to build a modern society. And the truly modern are those with integrity, those whose integrity is supported by a network of political and civil rights, those who can vote and argue freely.
It is high time for Zhang to go home and discipline the fellow members of his political clique.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米蘭昆德拉與除垢法

許多經歷共產政權統治的東歐人,都希望將極權統治的不愉快回憶拋諸腦後。但是,他們仍然必須原諒過往的人權錯誤,並選擇逐漸淡忘。最近,發生於捷克與波蘭的兩大事件,深刻凸顯極權統治歷史的真實面貌。
知名的新聞週報《Respect》指出,國際著名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五○年代曾經是一名共產間諜,並且在逮捕米羅斯拉夫.德弗拉契克(Miroslav Dvoracek)的行動中擔任重要角色。
德弗拉契克原為軍機駕駛,當共產黨恢復政權之後,隨即逃離捷克斯拉夫,並在西方國家從事特務,一九五○年重返布拉格負責情報任務,沒想到一回國便遭到警方出賣,予以逮捕並判處死刑(之後減刑為二十五年的勞役)。
捷克極權主義研究所的研究員亞當.拉迪萊克(Adam Hradilek)深入調查後也發現,一位名為米蘭.昆德拉的學生,曾經向警方密報,在布拉格學生宿舍看見德弗拉契克的蹤跡,因而導致後來的逮捕行動。
今年夏天,波蘭電視台(TVN)播出名為《三位好友》( Trzech Kumpli )的紀錄片之後,同樣讓波蘭民眾深感震撼。
這部紀錄片記載三位好友的真實故事,分別為波蘭知名的保守派新聞記者布羅尼斯拉夫.瓦茲坦(Bronislaw Wildstein)與史坦尼斯勞.皮雅斯(Stanislaw Pyjas),以及在左派報社《選舉報》(Gazeta Wyborcza)擔任評論員並帶動輿論趨勢的萊斯澤克.梅勒斯卡(Leszek Maleszka)。
七○年代,他們三人一起在大學念書,共同學習並抱持同樣的積極反共產理念。然而,梅勒斯卡當時早已身兼密探職務,並獲得共產黨秘密警察的高度賞識,他在學生密報中清楚描述周遭生活狀況,甚至連兩位密友的私密也毫不保留,以致獲得情報上司「優等」的評價。
一九七七年五月七日,皮雅斯遭到殘忍毆打致死,該紀錄片表示皮雅斯之所以死亡,原因在於他懷疑梅勒斯卡對外勾結的身分,情報單位為避免失去如此有價值的密探,遂由不知名的情報官下令進行暗殺。
前波蘭異議份子、新聞記者兼自由作家,同時也是三位好友之一的布羅尼斯拉夫.瓦茲坦,在他的著作和論文之中,強烈要求徹底檢視共產黨的過去;除了政治人物之外,也包含整個波蘭社會。瓦茲坦因而成為「除垢法」的熱忱支持者。「除垢法」是轉型正義的重要法令,一九九一年捷克政府通過這項法案之後,二○○七年波蘭政府也終於通過。這不僅象徵一種正義形式,也確保歷史不再重蹈覆轍,並不讓極權主義政權有死灰復燃的機會。
回溯歷史,捷克與波蘭的成長歷程雖然滿佈傷痕,但是沒有正義便無法重建社會信任,沒有歷史回憶的創痛,也無法成就一個和平、民主的國家。
自由日報
Taipei Times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30年前!!! Habemus Papam!!!

30年前波蘭樞機主教卡羅爾.沃蒂拉當選新教宗,名號若望.保祿二世!!!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Katyn" 在台中!!!

"愛在波蘭戰火時" (Katyn)10月10 日將要到台中萬代福映演了!!

Wodnerful Cinemas 萬代福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帝國》Imperium

Ryszard Kapuscinski 的《帝國》Imperium已於上周末在書店上架!!
=======================
他給了我們一個寶山/張翠容

閱讀過這一本《帝國》,在掩卷的一刻,作者在前蘇聯幅員甚廣的一大片土地上,所完成的孤獨行旅,從西伯利亞,到外高加索,再深入中亞,一步又一步的走過來,一筆又一筆寫成的報告,仍然在我腦海裡迴盪著,我不禁深深呼出一口氣,啊,好一部氣勢磅礴的作品!好一名偉大的記者!
曾獲六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卡普欽斯基,早就是我在新聞專業上的啟蒙老師,他不一樣的採訪技巧,不一樣的寫作風格,不一樣的洞察能力,完全攫住了大學時期的我,影響之深直至現在。
他在《帝國》的自序說:「盡力走到時間、體力以及機會所能到達的任何地方。」而事實上,他的足跡已遍及世界凶險之地,曾見證了二十七次革命,多番死裡逃生,他他的文字依然蘊含濃濃的人文色彩,極富詩意,他不僅帶領讀者走到新聞現場,並且這還是一趟歷史之旅,同時又是文學之旅。而行文當中更讓讀感受到那一點點的人生哲理。
如此豐富的筆觸令到這一位波蘭記者在世界享譽盛名,成為新聞工作者的典範,作品已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等待至今(二00八年十月)終於出現由馬可孛羅出版的第一本中譯本《帝國》,可惜的是,他已於二00七年一月二十三日離開了他曾經熱情擁抱的世界。波蘭舉國上下掉進難過的沉默,因為卡氏已被視為波蘭國寶。
卡普欽斯基真是一個異數。他工作於共產時期的波蘭通訊社,卻能夠突破其規限而寫出富有人性又中肯全面的報導;他的採訪態度有異於西方主流,卻仍然能夠打動西方同行而獲尊榮。
例如,他可以在他採訪之地走上一整天,甚至沒有與人交談一句話,他認為,有時,選擇細心的去看、去聽、去感覺,比與當地人滔滔不絕來得更重要。因此,他不愛寫筆記,也不愛與被採訪者糾纏於難解的問題上,亦不會振筆疾書,記下答案,然後逐字逐句引述被採訪者的說話,不,他從不會這樣做,但他卻偏偏能夠準確地把新聞事件,立體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當他描述在戈巴契夫推出改革之前的蘇維埃,人民有一種獨特的抗議方式,他們是「透過沉默表達意見,不是用言語……何處該出席,何處該缺席,當被迫參加集會時,他們會慢慢的聚過來,而結束時,他們則會快速的瞬間四散。」
人民就是用這種非比尋常的沉默,迫使當時自大的政府不得不正視以待。在此,讀者對卡普欽斯基的敏銳觀察無不讚嘆,這不是慣於以最短時間做最多訪問的西方記者所能比較的。卡氏的最大特色,就是他總愛某一地方某一次漫長的旅程,然後,一次徹底的凝視。這不期然使我想到柏拉圖的話語:「如果你曾凝視,那就必須曾凝視至靈魂深處。」(If you gaze , you have to gaze into the soul.)
毫無疑問,卡氏做到了,因此正當大家驚訝蘇聯突然崩潰之際,他則可以告訴我們,蘇維埃不是一夜之間瓦解的,其瓦解早有預兆,而且記入了他的報告之中。
卡氏指出外表看來穩定持久的蘇聯體,其實早已出現裂痕,就以其電話法令來說,這即是在政府內上司向下屬依靠電話,而不是文件傳達指令的特點,其目的便是使責任歸屬無以查證,而下屬也是以電話來徵求上司意見。
可是,當蘇聯跨過九0年代,戈巴契夫桌上的電話鈴響越來越少,這表示中央的力量已經分散到其他地方,蘇聯的中央集權快將無以為繼。
卡氏喜歡從小處看大處,其細微的觀察總帶點黑色幽默,令到《帝國》的寫作趣味盎然,而這亦是他的特色之一。
讀者跟著卡氏解構歷史的迷宮,化解克里姆林宮的魔法,並走進蘇聯時期的尋常百姓家,隨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體會到改革非如此不可。當一般平民無奈地向卡氏表示:「原諒我們蘇維埃的悲慘!」然後治療恐懼特效藥大量湧現,此時,帝制社會便不能不屈服於改革的面前了。
這就是卡普欽斯基,他的一支筆猶如一把手槍,純熟的技巧令他可以細緻地一層層的解剖,其細緻程度迫使讀者穿越他的故事的現實,在流轉的現實裡看到永恆,正如他所說:「國家猶如一個舞台,在舞台上上演的劇目是共通的。」
無論他寫蘇維埃,或是非洲,又或是中東,都可能讓讀者閱到一個共通的劇目;權力的結構如與大環境互有關聯。當然,他在這方面的得心應手,與他的文學功力不無關係,不要忘記,他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呢!
卡氏曾表示,文學與讀者之間有著一種親密的關係,這種親密關係便是透過閱讀的藝術建立起來,那麼,閱讀的藝術是什麼?就是閱讀文本以外的文本,在這方面,卡氏說,俄羅斯人可稱得上是偉大的讀者。
沒錯,當我們閱讀卡普欽斯基的作品時,必須準備好,就是把我們的心空出來,才能走進卡氏的「寶山」裡,體驗一次別有洞天的旅程,同時重投人文價值的懷抱之中。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張晏晟加油!!

看到一位”沒眼沒腳” 的台灣年輕人彈蕭邦的音樂讓我感動得掉下淚來; 參加台北蕭邦鋼琴大賽十四歲的的視障腦麻張晏晟作天獲特別獎. 希望他將來會當一個演奏家.
一位踩鋼琴踏板很辛苦的台灣年輕人彈波蘭作曲家的音樂…我感動得哭了!! 張晏晟加油!!

Importance or impotence?

Taiwanese sometimes have difficulty pronouncing the English words “importance” and “impotence.” The words might sound similar, but it seems that some can’t even tell them apart by their meanings.
Minister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Mao Chi-kuo (毛治國) does not feel like saying sorry to the nation after “only” four bridges collapsed when Typhoon Sinlaku pelted Taiwan. The destruction does not seem to bother the minister: His important position has more important tasks than facing the families of victims and taking responsibility.
Casualties and damage brought by the typhoon are increasing, the stock market is tumbling, tainted Chinese products are entering the market an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country is being challenged.
President Ma Ying-jeou’s (馬英九) important post also involves dealing with other more important issues, whatever they are. His schedule is hectic and includes dining with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MT) legislators.
What else must happen on this island that would prompt the leaders of this country to reflect on the style of their leadership and make them aware that a sense of “importance” can be destructive? “Importance” leads to a failure to perform — to impotence.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英雄皮爾基不再是禁忌

共產黨統治下的波蘭,皮爾基是不能提及的政治禁忌。在一九七零~八零年代,我從來沒聽說過關於維托爾德‧皮爾基的任何消息,也沒有看過關於他的任何書,去美國讀書時,才第一次看到關於皮爾基的一篇文章。
在英國歷史學家Michael Foot教授所著的《勇氣的六種面貌》(Six Faces of Courage)中,他稱維托爾德‧皮爾基為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勇敢的六個人之一。第一次在國外看到關於皮爾基的史料時,我心裏很難過,心想:「一位偉大的人在自己的國家被當成一個禁忌。」眼眶漸漸泛著淚水。
自由世界把皮爾基當成一位英雄,因他像大多數西方人一樣,把自由看作一個普世價值,他很清楚瞭解共產體制是一種不合理的空想。他認為,共產主義的信仰是社會公平,但在實踐過程中卻是:逮捕、審問、處罰、苦力、謀殺及掙扎生存。
歐盟將五月二十五日定為「極權主義奮戰英雄日」,藉此表揚有史以來最高貴的英雄典範,因此五月二十五日成為歐盟的新假日,而這一天同時也是波蘭軍官維托爾德‧皮爾基(Witold Pilecki)(一九零一~一九四八)的捐軀日。
冒死傳出毒殺真相 卻被扭曲
當德軍在一九三九年九月入侵波蘭時,皮爾基和許多波蘭軍人一樣,加入了波蘭祕密軍(Secret Polish Army),而且皮爾基在發現奧斯威辛集中營時,向長官提出了一項計畫,提議讓自己被捕以送入集中營,然後設法將集中營內的運作傳遞出來。於是在一九四零年九月,維托爾德‧皮爾基故意讓自己被蓋世太保逮捕,並送入奧斯威辛集中營。
要想由異常殘酷的高級看守員(Kapos)以及蓋世太保嚴密看守的德國集中營中送出報告,是一件多麼艱難的工作,但是皮爾基卻做到了,他將報告從奧斯威辛送回波蘭軍方,說明德軍如何對待犯人,然後再由波蘭軍方將此訊息送到位於倫敦的英國外交部。
在一九四二年,皮爾基發現德軍蓋了新的無窗式水泥營房,並在天花板上方裝了噴嘴。不久後,他便聽說有犯人被趕入這樣的營房中,德軍則將氰化物氣體灌入噴嘴後噴出,使其瀰漫於整座營房將犯人毒死,然後,再將犯人的遺體移至隔壁的營房內集體焚燒。皮爾基隨即將這項資訊傳給波蘭軍,再由波蘭軍方傳給英國外交部,隨後,亦傳到了其他盟軍政府中,此資訊即所謂的「皮爾基報告」。
不過,由於當時的波蘭想要操縱盟軍的軍事策略,因此,曾運用一些手段,讓多數看過該報告的人不相信報告的內容。
遭波共處死 波蘭獨立方獲清白
另一方面,在奧斯威辛,皮爾基認識了同樣被抓入集中營的波蘭共產黨員——約瑟夫‧賽藍奇維茲(Jozef Cyrankiewicz),並在一九四二年底,號召五百人準備起義,可是,此時的皮爾基也已知道納粹黨衛軍遲早會發現他的意圖,為此,皮爾基安排了逃亡路線。
皮爾基在佯裝罹患斑疹傷寒後,順利地在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四日逃出醫院,在當地的森林中躲藏了一段時間,終於在五月二日抵達所屬的波蘭軍方單位,並回復為一般的軍職。在一九四四年夏天的華沙起義中奮戰,皮爾基雖然又在戰役中被德軍擄獲,但最後仍在一九四五年四月由盟軍將其釋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皮爾基決定留在波蘭,但境內的共產政府卻以從事間諜活動以及試圖推翻共產政府為由,起訴皮爾基,並在最後判處他死刑。
維托爾德‧皮爾基在聽完判決後說:
「這是我選擇的生活方式,所以在我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寧可感到快樂而不是恐懼……我在生命中找到了快樂,因為我發現這是一場光榮的戰役。」
皮爾基在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遭槍決,屍體被埋葬於亂葬崗的一角,至今仍未被尋獲。執行槍決前,皮爾基的妻子曾向皮爾基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認識的摯友賽藍奇維茲(時任總理)求助,但賽藍奇維茲卻未做出任何回應。直至波蘭獨立後,在一九九零年十月一日,才還給維托爾德‧皮爾基清白。
如今的波蘭已經是自由世界的一部份,我們波蘭人可以突破許多歷史的禁忌。對今天的波蘭年輕人而言,維托爾德‧皮爾基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就是一位自願進入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英雄,直到死前仍為真理和正義努力,體現非常人所具備之作為與胸襟,其所留下的英勇事蹟也告訴我們,唯有勇氣與決心,才能在有限的資源中克服萬難。
若需皮爾基提出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報告內容,請上:
http://witoldsreport.blogspot.com/2008/05/volunteer-for-auschwitz-report-by.html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一部電影,一段波蘭史

李敏勇
一位波蘭在台記者為波蘭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寫了一篇〈記錄歷史的原兇〉,引述導演安德烈‧華依達的話:「解決政治及社會問題的最佳治療方法,就是將歷史事實展現並誠實地陳述出來。」看過這篇文章之後,我在試片室及試片電影院,看了兩次原名Katyn(卡廷森林)的這部電影。
1940年春天,在蘇俄與波蘭邊境的一個隱密森林裡,史達林命令屠殺為數兩萬兩千名波蘭俘虜,他們是知識分子,軍官、牧師、作家、教授、記者、工程師、律師。準備在二戰後在波蘭推動蘇維埃化共產體制,以取代納粹德國占領狀況,史達林認為必須清除波蘭菁英分子,以減少阻礙力。電影敘述的就是被殺害的波蘭人及其家屬,特別是女性:母親、妻子或女兒,在等待家人時的愛和信念。
一直到1989年,在東歐自由化,波蘭的共產統治體制也被民主化政府取代後,波蘭才能對蘇俄的罪行加以指控。原先,蘇俄指稱卡廷森林的大屠殺是納粹德國所為,屠殺者並製作了紀錄片誣告納粹德國,這種誣告即被稱為「卡廷謊言」。
納粹德國當然也對波蘭迫害,屠殺過波蘭人。電影開始時,從西往東逃亡和從東往西逃亡的波蘭人相遇在一條河上的鐵橋,就有電影沒有描述的歷史,東方的蘇聯軍隊看著納粹德國軍隊槍殺逃亡的波蘭人而坐視不管,並且說,那些死亡的波蘭人會減少蘇聯軍隊日後進入波蘭的殺害行動。
即使到現在,據說俄國的報紙仍指卡廷屠殺事件是納粹德國所為。而共產統治體制下的波蘭,學生被教育說那是納粹德國的罪行。電影裡,陳述著蘇聯以納粹德國屠殺波蘭菁英做為與波蘭發展友誼的基礎。反抗這種謊言,許多愛與信念的故事呈顯出來。
《愛在波蘭戰火時》的導演安德烈‧華依達,父親也在卡廷森林慘遭殺害。他稱這是他的自傳電影。寫〈記錄歷史的原兇〉這篇文章的漢娜(Hanna Shen),是一位嫁給台灣人的波蘭女性,舅公和這段歷史擦身而過,倖免於死,後來在回憶錄中記述被害的人們。卡廷事件與波蘭自由鬥士的名字,沒有被從波蘭人的記憶中溜走、遺忘,是漢娜感到欣慰的事。
電影裡,有一位倖免於死的波蘭軍官,後來在蘇聯占領下的共產統治體制裡,以為可以為受害同僚的家人做一些事,但仍不免良心不安而自殺。這位軍官和留下筆記、後來成為卡廷事件見證的軍官,在被俘時的交談,提及只有衣服上的鈕扣能留存下來。「鈕扣」因而成為波蘭詩人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的一首詩。
〈鈕扣〉Z.赫伯特/作 李敏勇/譯
只有堅硬的鈕扣克服死亡,從深處浮現的罪行證言成為他們墳上唯一的紀念碑
它們證明上帝會計數並且憫憐他們但又如何能復活他們的身體成為國土的堅固元素
一隻鳥在一朵雲旁滑翔著一片樹葉飄落發芽的錦葵而那是高處的寂靜是史摩連斯克森林源流的霧氣
只有堅固的鈕扣一種沉默唱詩班的有力聲音只有堅固的鈕扣外套和制服的
     ──紀念E.赫伯特上尉
(譯註:①史摩連斯克森林(Smolensk forest),在卡廷森林旁的另一處森林。    ②E.赫伯特上尉,詩人Z.赫伯特的叔叔,死於屠殺。)
看了《愛在波蘭戰火時》這部電影,想像波蘭的藝術家、電影人如何記憶他們國度的歷史。波蘭導演奇土勞斯基的電影:《紅》、《藍》、《白》,詮釋了愛、自由與平等,而安德烈‧華依達則對戰火時波蘭的愛,詮釋在對卡廷森林屠殺事件的歷史記憶裡。在戰火時,一些波蘭人說波蘭終將得不到自由,但持有信念與愛的波蘭人相信波蘭終將得到自由。動人的故事,動人的電影,動人的藝術家,動人的電影人……動人的國家。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上帝親吻過的聲音

去年巴伐洛堤(Luciano Pavarotti)因胰臟癌過世的消息, 讓我很難過. 眼眶漸漸泛著淚水. 對我來說巴伐洛堤是個最偉大的男高音; 巴伐洛堤的聲音是乾淨渾厚,技巧也超優,唱的極富感情. 這真的是”上帝親吻過的聲音”!
15歲的我第一次聽到Pavarotti的聲音就愛上歌劇.
聽Pavarotti唱的歌我感到藝術的力量而發現藝術是無限的. 巴伐洛堤的父親是麵包師,母親是雪茄煙廠女工. 他們兩位都酷愛音樂.
一直到今天聽巴伐洛堤的聲音我會起雞皮疙瘩!!!

這片video 就是巴伐洛堤跟他父親一起唱 Panis Angelicus (天使靈糧).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愛在波蘭

廖志峰
最近看了一部波蘭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對波蘭的國家身世因此有了一些輪廓,同時也有助於我理解正在編的一本書,由波蘭的作家,卡普辛斯基(Ryszard Kapuściński)撰寫的《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這本書是作者年輕時,初次到鐵幕以外的地區行旅的聞見所思。藉由他嬰兒般的淳樸眼光,把初次看見的非西方世界,介紹給讀者。這個穿越鐵幕的邊界之旅,唯一的同伴,就只是一本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那是他當上記者後,主管所送給他的見面禮。在希羅多德的精神啟發下,他渴望看見更寬廣的世界,也幫助了他在看似平凡無奇處發掘故事的能力,對他一生影響至鉅。卡普辛斯基不幸於2007年辭世,他生前極希望造訪台灣,未能如願,台灣的讀者也因此錯過親炙名家的機會,殊為可惜。
看完了《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後才理解,為什麼歷史感會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這本書中如此強烈,像是你靈魂的火燄,不時閃現。如果不曾經歷自己的國家遭鄰近強國的割據,國境破碎,歷史斷裂,對作者所描述的歷史理解將欠缺了親切的體會:
1940年代中期,塞威林.漢梅爾(Seweryn Hammer)教授翻譯了《歷史》,把譯稿存放在塞特爾尼克出版社(Czytelnik)。事情的細節我已無法查明,但可以確知在1951年秋,出版社人員把漢梅爾的譯稿送到排字工人處。若無什麼障礙,此書在1952年應已問世。事實並不如此,印刷作業突然喊停了。誰下的命令?實情已不可能確知。一直到三年後,即1954年底,此書總算付印,並於1955年送達各書店。《歷史》出版過程的延宕,頗引人揣測。那段時間正好是史達林死亡的前後幾年。當時人們很怕新的恐怖浪潮來襲,寧可低調,不冒風險,靜候事件塵埃落定。當時氣氛十分緊繃,出版檢查單位的戒心也倍增。可是,希羅多德,一部寫於二千五百年前的書有什麼好防備?的確該防備,因為那段時期,我們所思、所見、所讀,完全受到擺脫不了的暗示和影射所左右。每個詞都可聯想到另一個詞;每個詞都有雙重意義、夾層、弦外之音;每個詞都是密碼、背後另有意義巧妙暗藏其中。再也沒有什麼是清楚直白、可按字面意義理解、毫不曖昧的了──每個手勢、每個詞語背後,莫不有個暗示性的手勢隱約浮現,莫不有隻意味深長的眼睛向你眨眼示意。 ﹝黃建功/譯﹞ 
[人的履歷只有一種版本,不能更改]。這是電影的基調。歷史到底應如何呈現?或歷史應如何被書寫和傳落?簡言之,歷史的真實是什麼!長期在列強佔領統治下茍延殘喘的波蘭人,對自身歷史的追溯重建,是心靈底層最強烈的渴望。如果,看待歷史還需要密碼,瞭解暗藏的玄機,這樣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歷史?看完《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你才會明白這位八十高齡的波蘭導演,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 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的苦心孤詣。他特別減抑了民族激情,冷靜低調來重建遭扭曲和造假的一頁歷史,還原完整的波蘭心靈。時間點設在二戰時期,描述1939年,二戰期間,德國、蘇聯聯手瓜分波蘭,蘇聯佯裝對波蘭軍隊示好,以爭取他們的投效…。波蘭人民在大戰亂時代,向東走是蘇聯,向西逃是納粹德國,左支右絀,草木皆兵,徬徨無告的窘境,表露無遺。國家機器至此完全崩解,主體性蕩然,只剩散佚的日記、名牌、照片等零星資料,靜待遙遠來日重建的依據。
就像卡普辛斯基在《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所說,「我們所思、所見、所讀,完全受到擺脫不了的暗示和影射所左右。……再也沒有什麼是清楚直白。」因為被訴說的真相,並不存在。我們讀著不是我們的真實歷史,這樣的難堪,台灣人應該最能深刻體會。台灣史是一頁不停遭移入的殖民史,在世界的地圖上,也難逃遭鄰近大陸或其他強權插旗染指的宿命。但是,歷史,不應只是勝者所敘述和記錄的歷史,只是由誰來定調,可能也要等到遙遠的來日,才能重建完整的台灣心靈。看著影片訴說俄軍如何把波蘭軍俘押解到卡廷森林,以德軍槍枝全數槍決,天也無言。死亡如此輕易,像雪花覆落,無聲無息,弱者的無告。「我對死亡感到的唯一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這是馬奎斯在《愛在瘟疫蔓延時》中的一段喟語,在觀影後驀然浮現。連結生者與亡者,只剩下愛,也只有愛才能穿越歷史的迷霧森林,讓亡者安息。
《愛在波蘭戰火時》已於8月15日在台上映,喜愛電影,喜歡探索,對世界抱持熱情和開放胸懷的讀者,不應該錯過這部電影,它不只有助我們認識波蘭這個國家,也讓我們思索台灣的歷史命運。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人性糾繆與殘酷的歷史交錯,譜寫出這部撼動人心的時代交響詩。《愛在波蘭戰火時》,愛,是唯一的見證,也是最終的救贖。

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一部波蘭電影、一首波蘭詩

李敏勇
一部波蘭電影,安德烈‧華依達的【Katyn】,在台灣譯為【愛在波蘭戰火時】,流露這位八十多歲導演對波蘭歷史的深層記憶與反思。
一九四○年,對波蘭有侵犯之意,想在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歷史結束後,在東歐包括波蘭在內的諸國家推動共產化的蘇聯,在波蘭東方鄰近的蘇聯卡廷(katyn)森林,屠殺大量的波蘭軍官、知識分子、藝術家,以清除統治障礙,並在入侵後,捏造為納粹德國的罪行。這被稱為卡廷謊言的蘇聯罪行,一九八○年代末期,東歐自由化後,被波蘭追索檢視。
安德烈‧華依達的父親也是卡廷事件的受害軍官,他決定拍攝這部電影,以記憶歷史,紀念父親。「將歷史事實展現並誠實地陳述出來,以解決政治及社會問題並加以療癒。這部電影成為波蘭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就像歷史課程,波蘭人去看這部描述自己國度歷史的電影,並感受自己國度的動人故事」。
波蘭女性的愛與信念,呈現了歷史困厄中的力量。母親、妻子、女兒……她們的孩子、丈夫、父親在災難中,她們像波蘭的土地與文化一樣,承擔著歷史困厄中的重責,並且引領出希望的光。
電影裡面,有一位波蘭軍官,提及災難中只有鈕扣會留下來。衣物上的鈕扣會見證歷史,這樣的隱喻,在波蘭詩人赫伯特(Z.Herbert 1924︱1998)的一首詩中被呈現出來。因為叔叔也在災難的歷史中犧牲,赫伯特寫了這首詩,紀念他。
只有堅硬的鈕扣
克服死亡,從深處浮現的
罪行證言
成為他們墳上唯一的紀念碑
電影裡,令人怵目的屠殺鏡頭,以及從掩埋的森林中挖掘出屍體的場景,鈕扣的意象被凸顯,一只小小的鈕扣,因為不會腐爛,所以成了罪行的證言,甚至成為見證災難的勛章,詩裡說是唯一的紀念碑。
它們證明上帝會計數
並且憐憫他們
但又如何能復活他們的身體
成為國土的堅固元素
這麼訴說著,惦記著國土的堅固元素。因為鈕扣不會腐爛,會見證罪行的,證明上帝會計數他們而且憐憫他們。信仰中帶來一些信念,但悲傷的印記終究是悲傷的!
一隻鳥在一朵雲旁滑翔著
一片樹葉飄落發芽的錦葵
而那是高處的寂靜
是史摩連斯克森林源流的霧氣
史摩連斯克森林(Smolensk Forest)是卡廷森林旁的另一處森林,詩人赫伯特的叔叔赫伯特上尉,就在這個森林被謀殺,一樣的罪行,一樣的歷史。災難的歷史之後,森林的寂靜,鳥與落葉,霧氣,看似平和的,但那兒記憶著苦難與哀傷。
只有堅固的鈕扣
一種沉默唱詩班的有力聲音
只有堅固的鈕扣
外套和制服的
留下來的只有鈕扣,詩人重述著鈕扣的見證力量。這種力量,也是安德烈‧華依達電影的見證力量。一部波蘭電影,一段波蘭史。這是一部台灣人應該看的電影,我在電影裡一段有關鈕扣的話語,尋覓到一首詩,一位重要的波蘭詩人也見證了那樣的波蘭史。
*【愛在波蘭戰火時】八月十五日起在長春戲院上映,預售票贈送李敏勇的一本書《顫慄心風景》。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開往卡庭的火車上

原文/帕維爾‧斯衛特立考斯基(Pawel Swietlikowski)
在我們的一生中,有些日子和事件會一直留在記憶中,直到我們死去。時間不能把它們從記憶中抹除,它們不會消失在群集的失敗或是堆疊的經驗中。我們會記得它們,而那「事情是否必須如此」的徒然思考將如惡夢一般追獵我們。在我的一生中有許多死裡逃生的時刻。1939年10月3日,我奇蹟一般的逃離了我後來才得知的,駛向卡庭森林的火車。今天,我很可能和那些波蘭英雄、波蘭軍隊的精英一起躺在堆滿了屍體的萬人塚裡,腦後中槍……但我活了下來,並把真實說出來。命運或上帝是什麼?在那難忘的10月3日,一個陌生女孩手拿一條麵包走近載著我的火車。我正朝窗外望,她對我說:「先生,我要把你帶走。」她爬上火車階梯,走過持槍看守火車的蘇聯士兵;她走入我的車廂,又說了一次:「我要把你帶走。」我什麼也沒說跟她下了火車,因此而得救了。站在車旁的蘇聯士兵沒有反應;他不知道等待這些波蘭戰俘的是什麼,只是被告知「保護他們,因為他們要回家了」……在那一刻,我並不知道這陌生的女孩救了我的性命──她把我從「卡庭火車」救了出來。直到1943年德國人出版了《卡庭罪行》一書,我才知道那是開往卡庭的火車。我死裡逃生,但我親眼看見這輛悲劇的火車載著將被以最野蠻的方式處死的波蘭軍官。兩萬兩千名軍官、警察、政務官埋在萬人塚中……我們祖國的騎士。(摘自《沃爾庫塔古拉格:一名波蘭軍官的回憶》)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看看波蘭,想想台灣

作者李敏勇,詩人

八月十五日就要到了,這個在台灣被遺忘的歷史之日,被掩蓋在被殖民症候的失憶陰影裡。
一部要在終戰日時際上映波蘭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把他們國家一九四○年「卡廷森林」蘇聯紅軍屠殺波蘭知識份子、軍官、牧師、教授、作家、記者、律師、工程師的罪行歷史,藝術地展現出來。
這樣的罪行歷史就像一九四七年發生在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當年史達林認為:消除波蘭菁英份子,波蘭的「蘇維埃化」就較能更輕易進行。納粹德國的鐵蹄蹂躪波蘭之後,共產蘇聯繼之而入,右傾國家主義及左傾社會主義的兩個典型強權都在波蘭烙下血腥的印記。
這樣的歷史過去了,但記憶的言說不曾停止。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獲二○○八年奧斯卡最佳外國影片提名的導演安德烈.華依達認為:「解決政治及社會問題的最佳治療方法,就是把歷史事實展現並誠實地陳述出來,傷口也因而才可以治癒。」
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真正被誠實地陳述了嗎?日本帝國和國民黨中國之對於台灣,彷彿納粹德國和共產蘇聯之對於波蘭。不站在自我主體,而附和在外來強權的政治力量,在台灣或在波蘭都存在。唯有民族的信念、人性的愛、知識的良心、責任與勇氣,才能抵抗災難的歷史,《愛在波蘭戰火時》讓我們看到這些動人的一面。
有廣闊平原,被列強環伺的波蘭,經歷災難的歷史,美麗之島台灣也一樣。差別的是:波蘭有站在自我主體的不終止歷史反思;而台灣,則至今依然被他者詮釋。
一八九五年,被割讓給日本;一九四五年,在祖國迷惘中歡迎國民黨黨國,現在呢?共產黨中國又是另一個祖國迷障。台灣人,去看看《愛在波蘭戰火時》這部電影吧!看看波蘭的歷史,看看人家怎麼記憶及反思。然後,想想台灣。難道我們不需民族的信念、人性的愛、知識的良心、責任與勇氣?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壹週刊影評】/ 《愛在波蘭戰火時》─ 誰在寫歷史

撰文:王志成

從18世紀後期開始,夾在俄羅斯和德國中間的波蘭,就一直被強權進進出出、割來割去,不拿波蘭的主權當一回事。根據資料顯示,在2次世界大戰中,波蘭大約死亡600萬人,但是這並不影響波蘭人的主體意識,他們不但在1980年代擺脫蘇聯的控制,而且以一種獨特的幽默感,書寫他們自己的歷史:從奇士勞斯基的《攝影狂》(電影工作者應該呈現真相)、波蘭斯基的《鋼琴師》(藝術終將超越政治和戰亂)、到華依達的《愛在波蘭戰火時》(歷史不容造假、真相一定會浮現),集體的史觀和主體意識,讓人無比感動。
《愛在波蘭戰火時》一開始就充滿矛盾、荒謬和衝突,逃亡人潮卡在一座橋上,往東走是蘇聯佔領區、往西走則是德國人的天下,都是被異國佔領,逃到哪裡又有何不同?波蘭人沒有很悲憤,他們甚至為了探望被俘的親人,從這個佔領區申請去那個佔領區。整部電影的主旨落在後半段,戰爭後期,德國納粹強逼一個將軍夫人,要指認蘇聯屠殺手無寸鐵的波蘭軍官,戰後,占領波蘭的蘇聯卻強力宣傳,是德國納粹殺波蘭戰俘。這些強權最大的惡行,不是殺過人、而是殺完後還捏造證據栽贓給別人,想要逃避歷史的罪名,但是這些看似柔軟不反抗的波蘭人,卻有著堅毅不拔的民族性,他們把真相和證據收藏著,半個世紀後,才在電影裡以一種令人辛酸的幽默,控訴這種歷史罪行。
從本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理解,對於歐洲文化而言,「轉型正義」的意義何在,《竊聽風暴》也罷、《愛在波蘭戰火時》也好,他們一定要還原歷史的真相,才能得到內心真正的平和,這是每一個有主體意識的人都應該慎重思考、並學習的重要價值。





◎ 王志成 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碩士。曾任《首映》(Premiere)雜誌台灣版總編輯,現為自由編導、影評人
(壹週刊第376期 2008/08/07)

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曹長青專欄》卡廷森林,比夜更黑

一槍一人頭,一槍一灘血,卡車運載的屍體,被推土機堆成地下人體長城。隨後銀幕變成一片漆黑,沉緩的音樂響起,但卻沒有任何字幕,讓觀眾掉入那比夜還黑的卡廷森林之中……。這是下週五(十五日)將在台灣上映的波蘭電影《卡廷》(Katyn,台譯「愛在波蘭戰火時」)的結尾。
「卡廷」像「奧斯維辛」一樣,已成為人類黑暗的又一個代名詞,因為當年有兩萬多波蘭軍官、知識份子等在這座森林被史大林下令集體處決,其殘忍程度絲毫不亞於奧斯維辛。
波蘭著名電影導演安德烈.華依達的父親,就是卡廷遇難者之一。在這部影片中,他用質樸、逼真的藝術手法,近乎紀錄片似地再現了那段令人震驚的歷史,結果引起轟動。該片成為去年波蘭最叫座的故事片,獲波蘭電影三項大獎,並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卡廷事件的最黑暗之處,不僅是因為一次殺害了那麼多的無辜軍官(他們沒跟蘇軍交戰,連戰俘都不是),還在於很多波蘭人明知道這是蘇聯人幹的,但卻在共產波蘭當局的威脅、迫害下,不敢說出真相,甚至被迫跟隨共產黨的宣傳,把它說成是納粹德國幹的。不僅被迫接受謊言,還要呼應兇手的說辭,那是一份多麼慘痛的屈辱,因此這個事件也被稱為「卡廷的謊言」。
台灣把影片譯為「愛在波蘭戰火時」,可能是想突出影片中四個與卡廷有關的波蘭家庭的悲歡離合,尤其是主角安娜不屈不撓尋找在卡廷被殺害的丈夫的忠貞愛情。但除了愛情之外,這部電影讓人看到的,更是被洗腦之後的人可以變成多麼殘忍的屠殺機器。雖然它是一部劇情片,但對卡廷森林大屠殺的逼真再現和深刻反省,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令人無法不從卡廷森林,想到南韓的光州、中國的天安門,台灣的二二八。
「卡廷大屠殺」被搬上銀幕,不僅是為了治療波蘭半個多世紀都未癒合的傷口,安撫冤死的亡靈,更是提醒後人,包括台灣人在內的所有世人,歷史不可以被遺忘,歷史的真實不可以被扭曲;而只有記住人類曾有過怎樣的黑暗、怎樣的邪惡,未來才有可能避免歷史的重演。
影片中,那些被關押的波蘭軍官在度過他們人生最後一個耶誕夜的時候,軍階最高的老將軍對部下說:「我們必須堅持下去。我們的目標是讓波蘭重新出現在歐洲的地圖上,一個真正富強自由的波蘭。」然後他們一起唱起了讚美詩。蒙太奇接著轉向另一個畫面:蘇聯克格勃正密謀卡廷屠殺。它象徵著人類不屈的希望和黑暗的較量。
在推翻了共產專制之後的波蘭,這樣的電影才可能拍攝,歷史的真相才可能被再現。影片本身就是人類一步一步戰勝黑暗的證明,也是波蘭人向世界貢獻的恢復群體記憶的道德信號。(作者曹長青為獨立評論員,更多評論見http://caochangqing.com/

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愛在波蘭戰火時」之外

作者:朱立熙

酷熱的七月天,一週之內接連遭到三場屠殺事件的衝擊,那股灼熱與憤怒的情緒,竟像烈火般持續在我心底延燒,久久不能止息。——10日晚間,以南韓「光州518民主抗爭」事件為主題的電影「華麗的假期」,在「228教師研習營」放映給學員觀看之後,讓人熱淚盈眶;男主角被亂槍打死之前,聲嘶力竭地吶喊:「我不是暴徒,你們政府軍才是暴徒!」——13日,在家一口氣讀完「十字架上的校長」(2000年1月文經社出版),這是流亡澎湖的八千名山東中學生遭到強制編兵,引發「713白色恐怖事件」,受難的校長張敏之夫人王培五的回憶錄。讀完全書,讓我對國民黨政權的冷血與無恥,深惡痛絕;這一天,受難家屬在澎湖海邊舉行五十九週年祭,並決定立碑紀念,但台北馬政府無人聞問。——15日下午,看完即將在8月15日上映的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的試映會之後,一股無以名狀的歷史荒謬感,讓人在熱浪中幾乎要窒息。波蘭與台灣,戰時與戰後,時空環境雖不一樣,但歷史沈冤相似,轉型卻不正義也如出一轍。一週之間的心情起伏,讓才剛開始的暑假,過得既火熱又悲情。光州的屠殺,是全斗煥這個武夫為了個人的權力慾,暴力鎮壓民主市民的抗爭。新軍部勢力血淋淋的屠殺,在15年之後立即換來「現世報」,兩名前總統站上審判台以「叛亂」與「內亂」罪被處以重刑,還給光州人歷史的正義。光州這個民主聖地,成為舉世「清算過去」最徹底、最成功的象徵。澎湖的屠殺,則是野蠻草莽的國民黨軍頭,對讀書人的蠻橫壓制,羅織罪名並濫殺無辜。陳誠高壓控制的台灣地區,為了防範共產黨滲透,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人。在那個荒謬的年代,人命如螻蟻。713事件兩天之後,陳誠宣布全台戒嚴,在長達38年的高壓恐怖統治之下,以匪諜與叛亂罪名被殺的外省人與台灣人數,更多過於228大屠殺。但是,國民黨與軍方迄今不僅沒有一句道歉,更讓馬英九賺得一場場悲情政治秀的演出機會。波蘭的卡亭森林屠殺萬人塚,則是被周邊強權輪番蹂躪的弱國,人民在戰火下的夢魘。戰後更因意識型態的對抗,讓真相與人性被歪曲,沈冤無由洗雪。觀賞波蘭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這一天(7月15日),台北的官場正好在紀念解嚴二十一週年並追思「白色恐怖」受難者,馬先生繼續作他的秀,台下的受難家屬則大罵他「作秀最會」,並怒吼要國民黨把黨產拿出來賠償。馬英九代表政府致歉,並承諾「會維護一個保障人權、維護法治的社會,讓冤案、假案、錯案永遠永遠不要在我們的土地上發生。」然後,他就在安全人員的簇擁之下,匆匆提前離開會場。

這樣的宣示,就像他幫人證婚時一貫愛講的一段空話(太太永遠不會錯,有錯一定是先生的錯……)一樣毫無意義,也毫無誠意。因為他的空話,根本沒有落實的可能。否則,他不致於不敢面對白色恐怖受難家屬而提早落跑。這就是最典型「馬氏謊言」的具體展現:因為心虛而說謊,也因為說謊而心虛,所以,走為上策。如果馬英九當天是認真地許下承諾,我只想問他一句話:「How?」請告訴我,你準備怎麼落實?怎麼做「才能維護一個保障人權、維護法治的社會,讓冤案、假案、錯案永遠永遠不要在我們的土地上發生」?蹂躪人權、大量屠殺無辜,是人間至慘的悲劇。要撫平傷痛,杜絕悲劇重演,絕不是像婚禮上的「耍嘴皮」證婚詞,隨便信口開河,或是當「順口溜」說來取悅賓客而已,更不是競選的633支票,選後馬上可以跳票。保障人權、鞏固法治、深化民主,那是要以實際行動去落實,而且,是不容打折的。大家應該還記得,不過十二天之前(7月3日),行政院研考會才撤回「國家人權紀念館組織法草案」,研考會主委的說詞是,總統府不需要這樣的機構使組織臃腫,人權是要落實在人民的日常生活裡。馬政府以這套說詞來唬爛,根本毫無說服力,更坐實他們本然就是反人權,也沒有誠意想要落實人權保障。前後不過兩週之間的作為,就可以看出馬英九的國民黨政府,骨子裡就是「反人權」、「無自省」、並且「死賴皮」的劣質稟性。而且,從1945年接收台灣迄今,一以貫之,毫無改變;這也是所謂博大精深的「中國醬缸文化」在台灣落實的極致。統治者的優越感與加害者的心虛,交相錯雜的矛盾心理,讓國民黨從來不敢面對自己齷齪與骯髒的過去。它只會一再灌輸給人民:不要回頭看,要向前看。它自己不敢面對,也強迫人民要忘記。否則,就是「報復」,就是「分裂族群」。「忘記過去,就是背叛自己」,這是國民黨當局從來不敢說出來的話。韓國人則把喬治‧桑塔雅納(George Santayana)的話時時掛在嘴邊,「未能記取歷史教訓之人,必受重蹈覆轍之苦。」國民黨既然要人民向前看,馬英九如果真正有誠意「維護一個保障人權的社會」的話,請立即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或「真相和解委員會」,許台灣人民一個有人權保障、可以向前看的未來。否則,他在7月15日的承諾,大家就當做是他作秀時耍嘴皮子的話,當耳邊風聽聽也就好了。再回頭來看「澎湖713屠殺案」與「卡亭森林大屠殺」,我們可以發現有著有很多相似的歷史背景與戰時環境,甚至屠夫的本性,都無分東方與西方,也不論共產陣營或反共集團。說得更白一些,史達林的蘇聯共產獨裁,與蔣介石的中國右翼反共獨裁,反人性的本質是一模一樣的。卡亭大屠殺發生在1940年春天,當時的波蘭被納粹德國與蘇聯共黨東西分割佔領,波蘭人遭到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統治,以及史達林的共產主義鐵蹄蹂躪之際;台灣則被日本殖民統治,軍國主義者把台灣當做南侵基地全力建設之時。台灣跟波蘭一樣,都處於被「軸心國」軍事動員的狀態。沒有自己、也沒有自主的能力。終戰之後,台灣跟波蘭又同樣淪入不由自主的命運。一個被強權移交給國民黨政權,一個則成為共產蘇聯的附庸。於是,卡亭森林大屠殺的罪行在蘇聯老大哥的壓力下,被扭曲也嫁禍給納粹德國。台灣則成為文化與文明衝突的煉獄,被接收不到兩年,爆發228大屠殺,再過兩年,又發生澎湖713屠殺,前者震懾了台灣人,後者則為了震懾外省人。戰時的法西斯主義與軍國主義,使波蘭與台灣都無法擺脫戰禍的凌遲;在戰後的國際冷戰時代,波蘭受盡共產主義的荼毒,台灣則飽嚐反共主義與戒嚴體制的殘害。在「主義高過於國家」、「主權高過於人權」的時代,生命與人性尊嚴,完全被軍閥或獨裁者視為無物。波蘭共產黨政權要人民「簽字切結」蘇聯共產老大哥絕不會犯下卡亭屠殺的罪行,「因為那種泯滅人性的大屠殺只有納粹政權幹得出來。」多麼醜陋又卑鄙的栽贓啊!然後,台灣的反共獨裁政權也不遑多讓。228大屠殺與澎湖713屠殺之後,國民黨同樣不認錯,並且靠著戒嚴體制強迫人民噤聲,四十年都不准哭出聲音,不准要求調查真相,不准要求恢復受難者的名譽。他們努力湮滅證據,還對受難家屬上下其手,分化與離間、高壓與懷柔並濟,於是有人自甘於認賊作父,受難者家屬反而可以成為國民黨這個加害者的黨主席,真可謂曠世奇觀。在光州與濟州遇到的韓國朋友,聽到台灣人這種「被殖民性格」的懦弱時,無不瞠目結舌,然後,他們才慢慢地吐出:「你們台灣人怎麼會這麼沒有格啊?我們光州人絕不會去當全斗煥政權的官員而成為殺人魔的鷹犬呀!」台灣的國民黨與波蘭的共產黨,在面對自力與他力造成的屠殺悲劇,竟然脫罪與栽贓的手法都是那麼雷同。所以,早年黨外人士就譏笑國共兩黨是一丘之貉,也像是孿生兄弟,並不是沒有道理。今天,歷史事實更證明了,國民黨的惡質稟性,跟史達林的蘇共也無分軒輊,因為他們同樣具有「列寧式革命政黨」的根性。台灣的228大屠殺與白色恐怖事件,直到解嚴之後才開始追究真相與平反冤屈;同樣地,波蘭的卡亭大屠殺也到1989年共產政權垮台之後,才開始揭露真相。但是解體後的俄羅斯當局,仍不願承認與面對這段罪行。台灣的屠殺悲劇,是從日治時代過渡到野蠻中國的過程中發生,無數台灣的菁英遭到謀殺剷除,為「中國化」的統治以及鞏固獨裁政權而鋪路。波蘭的卡亭屠殺,則是在德蘇分割統治下,被異族蘇聯蓄意清洗種族菁英,以免「蘇維埃化」在波蘭遭到阻礙。台灣與波蘭的國情儘管不同,但統治者為了「主義」(意識型態)與「政權」(權力)而屠殺,並利用戰爭的亂局濫肆蹂躪人權,犯下滔天罪行,無論如何是逃不過歷史正義的裁判的。如同波蘭在台記者沈漢娜所說,「歷史告訴我們,只有找出原兇,歷史傷痕才能撫平。」波蘭卡亭屠殺如此,台灣的228與白色恐怖何嘗不是如此!「愛在波蘭戰火時」的導演華依達本人就是卡亭大屠殺的受難家屬,他也說:「解決政治與社會問題的最佳治療方法,就是將歷史事實展現,並誠實地陳述出來。」波蘭與韓國同時在2007年推出歷史控訴的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這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波蘭電影,是關心轉型正義的台灣人這個暑假不可錯過的好片;但可惜的是,以光州事件為主題的「華麗的假期」(南韓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超過「鐵達尼號」),卻因為片商興趣不大,台灣觀眾恐怕沒有眼福了。當歐亞國家不約而同地藉由史實電影教育人民轉型正義的重要性之際,台灣官方與民間卻仍麻木不仁。在此,我想給馬先生一個良心的建議,國民黨既然要求台灣人「向前看」,那麼就學學韓國與波蘭,也看看人家如何落實轉型正義,「向光州看」、「向卡亭看」吧!只有國民黨政權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過去(與兩蔣的罪愆徹底切割),並展現誠意建構保障人權的法律與機制,台灣這塊土地上才不會再發生大屠殺的悲劇。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記錄歷史的原兇–「愛在波蘭戰火時」

2008奧斯卡提名最佳外國影片的波蘭導演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近日表示:「解決政治及社會問題的最佳治療方法,就是將歷史事實展現並誠實地陳述出來。」當慘烈的歷史問題被誠實的展現出來時,傷口才可能治癒。華依達在他最新的電影「愛在波蘭戰火時」(電影原名為Katyn)中,即揭露了一項慘烈的歷史傷口。

Katyn是距離波蘭及蘇俄邊境數公里的一個隱密的俄國森林,於1940年春,蘇聯政府在史達林的命令下對被俘的波蘭軍民進行慘絕人寰的集體秘密大屠殺。而且將屍首秘密埋藏於森林深處,到目前為止,根據出土屍骨估計遇害人數兩萬兩千人,這些受害者包括當年波蘭知識份子,軍官,牧師,作家,教授,記者,工程師,律師和貴族,由後來挖掘出來的屍首及殘骸證據顯示,清一色是頭部中槍彈致死。被殘酷處決的這群人是史達林認為會妨礙推動波蘭「蘇維埃化」之知識份子,換言之,史達林認定消除波蘭的精英份子,就能更輕易地進行共產主義在波蘭的進行。
電影述說這群被祕密屠殺的波蘭人以及其家人的故事。電影中令人感動的是這些受害者的家屬大部份是女人:等著這些男人的母親、妻子和姐妹。除了音訊全無,生死未明,永無休止等待的那些女人,不僅要面對政府宣傳機關所給予的謊言,還要一邊保護被謀殺的兒子、丈夫和父親的名譽,雖然這些波蘭男人們被打敗,慘遭蘇俄違反戰俘待遇秘密屠殺,但是波蘭女人卻仍極力保持回憶及揭發事實來對抗共產黨的迫害。
華依達的電影除了述說當年的罪行外,更針對共產黨的宣傳機關編造出指控納粹謀殺波蘭軍官的謊言,提出了嚴厲的控告,該謊言即為「卡廷的謊言」。當年共產黨統治下是不能提及的政治禁忌。1970年代筆者還是波蘭華沙小學生時,小學的老師教我們「卡廷森林大屠殺是德國納粹進行的」。我舉手說:「不對!史達林的罪行」。老師馬上打電話跟筆者的爸爸說,這些話會造成危險。直到1989共產集團崩潰,波蘭人才能提到『卡廷事件』是蘇聯人造成的。
弔詭的是在1945年前後,卡廷森林的屠殺事件卻成為蘇聯政府與波蘭之間發展友誼的基礎,莫斯科方面有意從頭到尾宣稱該罪行是由納粹所為,即便是到2007年及2008年初,俄國的報社仍暗指兇手是納粹。俄羅斯與波蘭在卡廷罪行的法律歸屬方面,仍然維持分歧的局面,波蘭認為這是一場集體屠殺,因此要求進行更進一步的調查,並徹底公開蘇聯政府的文件。蘇聯政府則宣稱此慘案並非集體屠殺。儘管直到1992年有更實在的資料顯示此事件之元兇為蘇俄,但是俄國當局卻仍將此事件歸咎於戰爭時期特殊案例,甚至有意忽視此違反人性的罪行,甚而以軍事罪行的五十年追究期限已過,企圖推卸責任。
還好並非所有的俄國人都有同樣的反應,有部份俄國民主人士、人權份子即在此片於莫斯科進行首映後,請求波蘭人「原諒」此慘案。諷刺的是,西方世界對於卡廷事件也同樣保持沈默,完全忽略此事件之歷史,為什麼呢?「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安娜‧阿普爾鮑姆(Anna Applebaum)在其所著且倍受讚揚的新書《古拉格》中,對此現象亦提出相同之疑問:為何西方國家左翼分子(特別是在歐洲)並不熱衷于討論共產主義長期的罪行?
原因是大多數人對於共產黨的罪行已見怪不怪,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在1930年代恐怖統治的饑荒時期中,史達林殺死烏克蘭人的數量,比希特勒殺死猶太人的數量還要多。共產黨擅長宣傳,現在有許多年輕的臺灣人穿著印有古巴共產革命家切‧格瓦拉(Che Guevara)頭像的T恤,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共產主義革命家不僅是一個「殺人機器」,還是古巴強迫勞動集中營的創辦者。
西方人士曾極力為共產主義獨裁者所建立的集中營及恐怖事件辯解,他們認為「若過度責難共產主義,就等於是在責難其信仰」。共產主義的信仰是社會公平,但在實踐過程中卻是:逮捕、審問、處罰、苦力、謀殺及掙扎生存。西方國家通常認為納粹體制是一種不合理的空想,此想法一點也沒錯,但是與此概念同樣不合理的共產主義體制卻仍出現於前蘇聯、蘇聯,甚至出現在中國。
安德烈‧華依達的電影即在於呈現出共產主義想法所產生的罪行,卡廷Katyn是第一部具體呈現共產黨罪行的電影,但當今還有些國家仍在為共產黨找藉口續行那些同樣的罪行,例如筆者於1996年於內蒙古認識的中國知識份子Hada(哈達),至今仍在監獄中,由世界人權組織的網站(http://www.smhric.org/),可看到其妻子仍為他的自由奮鬥,而此案例在共產黨統治的中國仍是成千上萬。
「愛在波蘭戰火時」呈現出刺痛人心的史實,電影中的主要角色是被屠殺的軍官,以及時時刻刻等待摯愛回來,並承受不人道之不確定感的婦女,只有忠心與堅信,才足以支撐那些婦女期待在打開門時能見到漫長等待的男人歸來。波蘭人歷經納粹的佔領及共產主義的統治下存活過來,而那些惡魔所留下來的傷痕,只有呈現真實才能撫平。這部與卡廷屠殺有關的電影,講述一段被完全禁止提及的屠殺事件,而此事件卻仍存在於失去摯愛的人們心中,就像華依達的父親在卡廷森林中慘遭殺害,而留下的是揮之不去的夢魘,因此華依達稱本片即如是他本身的自傳電影。
筆者的舅公Pawel Swietlikowski亦和此段史實擦身而過,他從開往卡廷的火車上逃跑,雖然逃開被槍決的命運,但後來還是被抓進蘇聯勞改營過著悲慘日子,而他的下半生都在回憶卡廷中被害的人們,他後來出版的回憶錄,一開始就由載滿波蘭戰俘,開往俄國的火車說起。同樣的歷史場景,不同的詮釋,但仍無法跳脫歷史的悲慘。
美國著名自然主義哲學家喬治‧桑塔耶納(George Santayana)曾說過一句話:「凡遺忘過去的人,必招致歷史重演。」
就像台灣228亦有類似的史實。歷史告訴我們,只有找出原兇,歷史傷痕才得以撫平。這部電影成為一個歷史見證:在經過這麼多年後,卡廷事件與波蘭自由鬥士的名字,並沒有從波蘭人的記憶中溜走。
「愛在波蘭戰火時」(電影原名Katyn)將於2008年8月15日於台灣首映。歡迎臺灣人一起見證歷史。不容青史竟成灰,在共產黨的飛彈瞄準下,筆者不知臺灣人如何面對。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追火車日記"


《追火車日記》囊括威尼斯影展最佳歐洲電影獎、波蘭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攝影、東京影展最佳男演員等國際影展八項大獎,平均每月獲獎一片,也是2008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片。電影富涵迷人、幽默光采,對年少純真年歲的真摯回望。飾演小男孩的達米安‧吳(Damian Ul)以十歲的稚齡榮獲2007年東京影展最佳男主角,為東京影展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導演安卓‧賈基摩斯基在訪談時表示,小時候姊姊會把他抬到衣櫃上罰坐,避免他作出蠢事。他也直言《在雙眼的縫細之間》和《追火車日記》兩部作品都是根據他年少時的回憶所編,《追火車日記》裡描述姊姊和她未婚妻的部分,也幾乎是直接從過去經驗取得。因不喜歡刻意堆砌特定場景,賈基摩斯基在拍攝現場避免使用重複鏡頭。他認為同一場景多次拍攝會將電影裡的原創元素消耗殆盡。所以在《追火車日記》裡,他不但使用非職業演員,也常在片場用攝影機暗自捕捉演員間的自然互動。這也是為何影片中各個角色和小鎮風光看起來都非常純樸真摯。

上映時間:2008 年 8月 1 日 晚場起
上映地點:台北長春戲院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波蘭歌的台灣版!!!

最近在波蘭最紅的歌是” 酒醉的探戈2001”; 歌手是台灣搖滾流行歌曲合唱團體 “動力火車”; 事實上這首歌原唱是波蘭搖滾唱團 Budka Suflera.1997年Budka Suflera的歌 “Takie Tango”在波蘭非常受到歡迎.
前天在很多波蘭媒體有關”酒醉的探戈2001”的消息:
http://www.tvn24.pl/2871,1,szklo_kontaktowe.html
有人說 “動力火車”應該來波蘭辦音樂會.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Happy Flag Day!

今天是波蘭的國旗日.


"傳說在西元九世紀,波蘭建國者希烈曾受神明指示,若是看到一隻白鷹在紅色夕陽下飛翔,白鷹飛到的地方就可以作為首都。後來希烈在現在波蘭首都華沙的位置看到了這景象,於是在華沙建立了波蘭。波蘭現今上白下紅的國旗與紅底白鷹的國徽,即是依據此一傳說設計而來。紅色代表為爭取獨立所流的血,白色表示對和平的渴望."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Is the old coming back?

In the course of political transition, Poland's communist party was buried in rubble and ashes. In 1993, however, the communists celebrated their return to power though elections. At that time we had a saying: "The old is coming back."
Now we see former KMT chairman Lien Chan (連戰) boasting about not participating in Saturday's referendums and calling a US member of Congress a stupid fellow. We could also see People First Party Chairman James Soong (宋楚瑜) talking about "our KMT." I have to ask myself the same question the Poles did 1993: Is the old coming back?
Ma voted against the repeal of Article 100 of the Criminal Code, which allowed for people suspected of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KMT regime to be charged with sedition. Ma was against allowing direct elections of the president, claiming that the president should be elected by the National Assembly. Ironically, this reform led to his election.
Several times in the past Ma tried to block the moves that brought democracy to Taiwan. All around him there are people who made up the previous regime. Is it then "a new Ma Ying-jeou" or might the old be back?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復活節快樂!!!

波蘭復活節的風俗習慣是非常豐富的. 西元九六六年前波蘭尚未皈依前,蛋上用彩色彩繪,這樣是從外國的風俗習慣傳來的。復活節早晨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每個家庭一起吃星期六神父早上所降福的蛋. 在聖枝主日開始的聖週,彌撒開始前,神父降福棕櫚樹枝,波蘭人相信棕櫚樹會帶來好運、健康、財富和萬事如意,所以波蘭教友帶回棕櫚樹枝把它放在家中一年之久,表示天主的愛帶來平安與喜樂。另一個傳說是復活節星期一,人們向來往的人群灑水,表示帶來好運。男孩子會把大量的水灑向女孩子,她們要小心,不然全身會溼透了;但是現在有一點改變,男孩子不用水灑向女孩子,而改用香水灑她們。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挺台入聯

歐洲議會出現支援台灣的連署聲明: 百位歐洲議會議員挺台入聯!! 歐洲議員在聲明中指出,台灣未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之統治。台灣是一個法治及人權普及的完全民主國家. 台灣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完全民主國家,可提供國際社會更有價值的貢獻。
歐盟友人堅持台灣人應有公投的權利. 希望台灣人不會放棄他們的權力而三月22日會展現出一致的聲音.
歐洲議員挺台入聯的文章是"歐洲議會雜誌"登出的. (36頁)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Ma misleading on unity

During Sunday's televised presidential debat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MT) presidential candidate Ma Ying-jeou (馬英九) use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U members as a model for successfu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or what has been called a "one China market policy."
The comparison is misleading. EU cooperation has been built over years on very strict principles, none of which apply to Taiwan and China.
The EU is composed of 27 independent countries. In other words, each member of the EU recognizes the other members as sovereign nations. This is the foundation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 fundamental condition that does not apply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s Beijing considers Taiwan a rebel province.

More in Taipei Times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偉大的波蘭國王和…..咖啡

1683年鄂圖曼土耳其十五萬大軍入侵歐洲. 他們直逼維也納. 當時波蘭國王索別斯基 (Jan III Sobieski)率領大軍對抗鄂圖曼土耳其的入侵並大獲全勝也因而被稱為 “基督教世界的救星".
這場戰役波蘭騎兵(Husaria) 在最前線首先突破土耳其陣線,擊破鄂斯曼土耳其大軍18萬.
在戰場上土軍留下幾百個裝者咖啡豆的袋; 一位波蘭人獲得了全部咖啡,開設了維也納歷史上第一家咖啡館!!!

2008年2月10日 星期日

禁歌

我最近看過一部關於台灣禁歌的電影; 今天聽到鄧麗君唱著 „何日君再來” 或 歐陽菲菲唱著‘熱情的沙漠’很難相信這些歌在戒嚴時期被打為禁歌.
過去, 尤其在共產時代, 很多波蘭歌也被政府禁了.

“讓波蘭當波蘭” (Żeby Polska była Polską/Let Poland be Poland) 是最受歡迎的禁歌 而 80年代這首歌成為團結工會歌 (Solidarity Union hymn). “讓波蘭當波蘭” 意思就是 讓波蘭當一個自由和獨立的國家.

歌詞

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恭喜發大財!!!!

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

快來猜猜誰說的?

„小朋友絕對要誠實, 不能說謊, 因為有時說了一個小謊, 卻要不斷說更多更大的謊來掩飾, 何況人的記憶有限, 不可能記住每一個謊言, 終有露出馬腳的時刻.”

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不放棄權利

Visit X09.eu

公民投票權是一項行使民主的工具. 公民投票是直接民權的表達, 其實它在民主國家是一個很重要的權利行使的方式. 2007年歐盟27個成員國的領導人正式簽署了《里斯本條約》以取代舊有的《歐盟宪法》。
但是最近很多公民要求未來歐盟憲法條約舉行公投而已經開始推動公投宣傳的活動:
http://x09.eu/splash/
公投是權利,更是我們的權力!再怎麼樣都不該放棄!

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關於"卡廷慘案"

有人看過最近最 The Economist的一篇關於波蘭電影”卡廷慘案”的文章嗎? 一定要看!!
“Expert cinematography, compelling acting, and a story that leaves the viewer both sorrowful and angry, are a strong combination…. Last year, as Mr Wajda's film opened in Poland, a commentary in a Russian government newspaper, Rossiiskaya Gazeta, dismissed the evidence of Soviet involvement in Katyn as “unreliable”. An Oscar would be a good answer to that.”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不要忘掉過去!!!

應邀來台參加「第一屆全球新興民主論壇」的華勒沙指點台灣人.他並呼籲台灣應該把握今天,忘掉過去. 華勒沙的話讓我很驚訝的..真的不需要檢視過去嗎? 不要承認曾經犯過的錯誤,修正錯誤而又能以此為動力創建新的生命及未來嗎?
或許華勒沙講他自己的過去嗎? 有很多事情關於華勒沙波蘭人很想忘掉; 很多關於前波蘭總統的 “為什麼” 讓波蘭人很痛苦; 為什麼70年代華勒沙跟共產政治警察合作當一個通報合作者? 為甚麼當總統的時候他跟前共產黨員合作讓他們再擔任有影響力的公職?
桑塔耶納,廿世紀(著名的哲學家與小說家) 說: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凡遺忘過去的人,必招致歷史重演)
不要忘掉過去而且對要有影響力人的過去要很清楚!!!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波蘭影片瞄准奧斯卡!!!

奧斯卡獎今晚公布入圍名單. 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有波蘭電影 “卡廷慘案”(Katyn) !
卡廷慘案描述的是一代人的悲劇。電影講述的是四個波蘭家庭所遭遇的悲歡離合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時,一大批波蘭的戰士,他們也是身爲他人的父親、丈夫和兄弟,他們落入了蘇聯軍隊的掌控,最後被殘忍地殺害了,成爲了“斯大林主義”的犧牲品。電影也展現了二戰前後的波蘭所處的國內外複雜情況.

在卡廷森林中蘇聯政府, 在史達林的命令下, 於1940年春對被俘的波蘭軍民進行屠殺.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消遇害人數估計; 大約兩萬兩千波蘭知識份子包括军軍官, 牧師, 作家, 教授,記者,工程師,律師和贵族, 頭部中槍致死.
一直到1989共產主義崩潰, 波蘭人才能提到卡廷安事件是蘇聯人造成的. 我記得校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卡廷森林大屠殺是徳國納粹進行的. 我舉手說: “不對! 是史達林的罪”. 老師馬上打電話跟我爸爸說這些話會造成危險.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我上的廣播節目錄音

明天早上11:05波蘭廣播電台會播出我接受訪問的 “Film Magazine” 節目; 談的是李安, 張愛玲與 “色,戒”.
“色,戒”今天(1月18日)起在波蘭上映!!!!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葉武臺會當選嗎?

我真不相信!!! 這個人會當台灣下一個總統!!!
See:
http://video.hi-on.org.tw/view.jsp?id=372

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有這種的朋友還需要敵人?

呂秀蓮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民進黨執政八年四位外交部長斷交了九個邦交國. ”沒有一個部長因斷交下來,這樣可以嗎?沒有這個責任,那當部長很輕鬆嘛!”
我搞不清楚呂副總統幫誰講這句”真話”?? 義大利人有一句常話:
Dai nemici mi guardo io, dagli amici mi guardi Iddio!
I (can) protect myself from my enemies; may God protect me from my friends!
中文的意思就是: “有這樣的朋友,還需要敵人嗎?”

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用總統大選的勝利回答國民黨!”

在電視看到謝志偉教授哭的時我發現選舉後很多愛台灣的人跟他一樣..心裡很難過!!但今天在自由日報看到曹長青先生寫的文章 (痛 但信念堅定) 我對台灣更有信心!
“用總統大選的勝利回答國民黨!”
這句曹先生寫的話使我自己保持樂觀的心態!!
好吧! 我們來回答吧!!!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波蘭動畫片

最近日本孩子很喜歡觀看波蘭動畫片 „垂耳小熊” (Teddy Ear Drop); 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優良影片. 劇中的垂耳小熊和他的朋友一點也不完美,就像一般人一樣, 會犯錯, 會害怕, 也有個性上的缺點. 跟著小熊與他朋友的腳步小孩會學會尊重別人, 改正錯誤, 說實話, 也能認識生活環境, 學習面對困難. 垂耳小熊不僅是小朋友們最好的朋友, 也成為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最佳模範.
最有意思就是: 這是1976年的片子,至今也30年了..但仍舊波蘭和日本孩子愛上垂耳小熊!!

Voting in the free world

For every person brought up in a free world, a referendum is an instrument of democracy and joining a referendum is fulfilling one's civil duty. Before joining the EU, Poles were asked in a referendum whether they wanted to be member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or not (75 percent said "yes"). Now, ahead of the ratification of the Treaty of Lisbon (amending the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 and 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Community), many Poles hope they will be given a chance to decide whether to support or reject the treaty through the referendum.